不少基層檔主對參與墟市感到興趣,而墟市無疑是一個讓基層市民嘗試經營買賣,一展所長的平台。不過他們未必對社區墟市以及營商有深入的認識,因此營辦墟市的團體亦應考慮如何協助參與墟市的基層檔主認識及改善自己的經營模式。以下是數個參與墟市的基層檔主必須考慮的問題:
1) 從個人特質出發:我適合做生意?
營商是一門學問,充滿挑戰性,檔主在開業時可以及早了解自己有哪些特質,為管理生意、決策和風險承擔上早作準備。下圖列出十二個創業者的不同特點,可以讓有興趣的檔主了解自己:
- 你有多強的衝勁?
- 你有多大的毅力能堅持完成任務?
- 你有多大承擔風險的能力?
- 你有多強的計劃性能有序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 你對自己有多大信心?
- 你有多善於說服他人?
- 你的誠信有多高?
- 你有多渴望成功?
- 你有多強的適應力以應付新環境?
- 你有多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設想?
- 你有多強的自制能力?
- 你有多能夠把目標銘記於心?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點和素質。我們鼓勵檔主多認識自己各項特點,發揮自己的長處,同時尋求如何進一步改善自己不足之處,在每次墟市後都進行反思,增加有用的經驗。
2) 從成本計算出發:我的生意合乎成本效益?
在過去的經驗中,有些檔主未必太留意自己的成本計算,因此,主辦者也應提醒參與檔主有關成本的計算,令他們的生意可以逐步變得更為成功。當中,檔主經營生意的成本包括:
(A) 固定成本
不會隨銷量而改變,如申請費用、租金及保險費;
(B) 可變動成本
會隨銷量而改變,如運輸費、材料費、投入的時間成本等。
利潤的計算方法
一盤生意需要有利潤才能持續經營,一般大眾往往認為把一件產品的價格減去成本便是其利潤所得,但其實卻忽略了自己在銷售、製作、購買產品等所投入的時間,亦可以是一種成本,所以如果把「血汗成本」計算在內,所得的「毛利」可能會更為準確。
* 如何計算工作時間所代表的「血汗成本」,可以因人而異。如有人是犧牲上班時間從事墟市的預備及擺賣,那麼「血汗成本」對這些人而言便可能較高,但亦有不少基層檔主表示只是善用自己的閒餘時間進行相關活動,他們所付出的血汗成本便相對較少。
「一個單位的毛利」是一個指標。檔主可根據計算售價及成本,調整營業模式,當中可考慮調整的方面有三:
- 調整售價 (同時要考慮競爭力、客戶接受能力)
- 調整成本 (同時要考慮生產力、採購力)
- 調整產品 (同時要考慮市場推廣程度、客戶喜好)
實際的利潤
上圖計算單一產品毛利的方法,只考慮製作成本(可變動),並沒有計算固定成本在內。因此,在最後結算時,必須扣除固定成本(如租金、保險費等),才知道實際的利潤。一般而言,墟市作為一種營業模式所須的固定成本較少,這亦是為甚麼我們認為墟市是有助基層市民開創經營的有效平台[1]。1. 我們認為墟市除了是一種經濟活動外,亦是一種介入手法。即使基層檔主只能在墟市中賺取微利,甚至賺不到利潤,我們亦不必然認為該檔主不應該參與墟市擺賣。社聯認為檔主其實亦能從墟市中建立社區關係、提升自信心、發揮自身能力,這些無形的得益並非單靠金錢收入所能量度。
3) 從顧客的需要出發:我了解顧客逛墟市的心態?
墟市有別於普通商店,逛墟市的顧客有別於逛商店的消費者,到訪墟市的顧客亦會期盼著墟市中的產品亦有別於陳列在商店內的商品。所以,檔主在決定預期的目標顧客時,需留意墟市中的消費者行為,並作出適切調整,為自己的攤檔建立獨特的價值,以迎合他們到訪和購物的心態與期望。
我喜歡在墟市消費,因為:
一些墟市消費者行為 | 另類購物經驗 |
|
另類文化經驗 |
|
此外,檔主亦應對場地/地點作事前評估,了解人流及顧客群的特點,調整產品的類型、價錢,甚至攤檔的擺設、產品的擺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