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社區經濟項目時,應透過由下以上的模式,了解區內居民及持份者的需求,促進他們有效溝通,並平衡發展墟市中不同持份者的意見。不同地區有不同的人口特徵及地區特色,營辦墟市的團體及社區服務團體,應透過有系統的方法,了解地區居民的需要及收集居民對當區墟市發展方向及具體內容的意見(包括墟市選址、營運時間、貨品 種類、配套服務及管理模式等),令墟市更能回應居民和社區整體的實際需要,發揮墟市應有的功能。
由下而上參與,是墟市發展的重要基石,例如政府或一些持份者因憂慮墟市可能產生的噪音和衛生問題,而透過由上而下的方式,直接讓政府的執行部門管理墟市問題,令墟市舉行的門檻極高。不過,我們的經驗顯示,這些憂慮其實可以透過與居民、墟市營運者及政府共同商討,由下而上地制定彈性的管理方法,令墟市達到合理的標準,例如在墟市地點設立定期的清潔日,或設立獎罰制度鼓勵往績良好的攤販方可持續經營;同時,攤販亦應遵守法例一般對環境衛生的要求,才可以保持墟市發展的可持續性。
下載社區墟巿營造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