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與不少民間團體一直透過研究、倡議及參與試行各地區的墟市,希望可以在本港落實可行的墟市政策和措施。在2016-17年,社聯透過「墟市營造1+1」計劃與多個社會服務團體合作,在全港不同的基層地區(包括上水、粉嶺、觀塘、元朗、黃大仙、葵青、深水埗、西區及灣仔)進行墟市。社聯認為政府在扶貧政策上除了推行現金支援的政策外,應同時考慮如何在社區中擴闊基層人士參與社會及經濟的生活空間。
社聯鼓勵更多社會服務機構可將墟市活動模式融入現有服務之中,於更多地點營造受居民歡迎的墟市活動,為基層家庭提供社區活動之餘,亦促進區內基層的經濟參與機會及加強社區聯繫。本小冊子簡介了營辦非牟利社區墟市的不同思考及所需的準備工作,以供參考。
據社聯於2014年獲深水埗區議會委託進行的《深水埗墟市研究》結果顯示[1],地區墟市除了可以為區內居民提供就業機會及幫補家計外,亦實踐一些重要的扶助基層及社區建設方向,包括:
營造「新型」社區墟市 讓社區經濟發展
早年政府牽頭支持營辦的墟市,如騰龍墟、天秀墟等,都是在預先劃出的固定地點經營恆常及長時間營業的墟市。然而,現時各種土地需求殷切,要物色地點作這種恆常形式的墟市,實在十分困難。
社聯與不少民間團體一直研究和發掘營辦「新型」社區墟市的有效模式。我們特別提出可以利用社區中,在部份時間未被充份利用的閒置土地(如公園、屋邨廣場、球場、行人專用區等),只在特定時段或特定日期舉辦墟市(如天光墟/假日墟/午間墟市)。
有別於以固定選址、從早到晚、一星期七天作恆常擺賣的模式,此類利用社區土地閒置時段作墟市的模式更具靈活性,使社區的空間能更有效被運用及創造社區及經濟價值,這種模式亦配合社區中不少弱勢社群只能在部份時間工作的特性,使他們能透過成為檔主加強經濟與社區參與。
營造「新型」社區墟市的三個重要的基本理念
透過非牟利社區墟市
重新連結社區中人與空間資源
政府在規劃上往往未必全盤考慮居民與周邊社區的連繫,社區墟市作為一個社區的「聚腳點」,便充當一個連結社區中「人與人」以及「人與空間資源」的角色,重新連接社區,活現社區價值。
尋回基層居民的經濟自主及
勞動價值再發現
基層市民可能因為行業息微、能力錯配、年齡較高或照顧責任等原因而難以在市場中尋獲全職工作。久而久之,他們感到氣餒,缺乏身份認同。社區墟市針對這個狀況,在社區中帶來了更多經濟機會,檔主們能夠按自己的專長「落手落腳」投入一門「生意」,自力更生,更可在社區內多與其他人接觸,投入自己的社區,並創造收入。
社區空間再運用
共享空間價值
香港的空間有限,如果更多社區空間不劃為單一用途,而變為多用途,社區資源便可被更有效地運用。例如公共屋邨內的適當地點可容許進行墟市活動,藉此與居民共享這些資源,資源較少的基層居民更可獲益,活化了社區空間之餘,亦可發掘潛藏的社區效益,有效為社區帶來實質的經濟回報。
1. 社聯在2014年進行的《深水埗墟市研究》報告 - http://www.poverty.org.hk/report_sspmarket2015